您当前的位置:中国健康网新闻正文

鸭腹水症的症状鸭腹水症的治疗

2021-04-17 10:17:13  阅读:86075
鸭腹水症的症状鸭腹水症的治疗

一、鸭腹水症是由什么引起的

  鸭腹水症主要发生在2-7周龄发育良好、生长速度较快的鸭群中,而且公鸭发病较多。鸭腹水症的主要症状是腹腔积液,腹围下垂。初期症状是喜卧,不愿走动,精神萎顿,羽毛蓬乱,腹部膨大,轻微触动鸭的腹部有松软的波动感,腹部皮肤变薄发亮。羽毛脱落,捕捉时易抽搐死亡。死后可见缘、脚蹼及骨骼肌有发绀现象。诱发本病的因素很多,包括遗传、饲养环境及营养等,主要的病因是缺氧使肺动脉压升高,导致右心室衰竭和腹腔积液。

  1、遗传因素:肉用型鸭(特别是公鸭)生长快速,存在亚临床症状的肺心病,这可能是发生本病的生理学基础。

  2、饲养环境:饲养环境恶劣,通风换气不良,造成长时间的供氧不足。

  3、营养:采用高能量、高蛋白饲料喂鸭,促使其生长,机体需氧量增加,也会发生相对供氧不足。饲料中含有的有毒物质如黄曲霉毒素或高水平的某些药物(如呋喃唑酮等)、某些侵害肝脏或血管的疾病(种鸭大肠杆菌感染)也可引起腹水症。

二、鸭腹水症有哪些表现特征

  鸭腹水症主要发生在2-7周龄发育良好、生长速度较快的鸭群中,而且公鸭发病较多。鸭腹水症的主要症状是腹腔积液,腹围下垂。初期症状是喜卧,不愿走动,精神萎顿,羽毛蓬乱,腹部膨大,轻微触动鸭的腹部有松软的波动感,腹部皮肤变薄发亮。羽毛脱落,捕捉时易抽搐死亡。死后可见缘、脚蹼及骨骼肌有发绀现象。

  病鸭初期表现精神不振,喜卧,腹部膨大,触之有波动感,死后还可见喙端和脚的发绀现象。剖检病变 最明显的剖检病变为腹腔内有大量黄色液体,腹水中混有纤维素凝块,肝脏肿大或萎缩,质地变脆或发硬。另外还可见心包膜增厚、心包积液、心脏肿大,右心扩张,柔软,心壁变薄,肺淤血或水肿等。诊断 根据本病的典刑临床症状及特征性的剖检病变,较易做出诊断。

三、鸭腹水症应该怎样治疗

  本病一旦发生,出现临床症状,多以淘汰和死亡告终。可以用--些药物(如有健脾利水作用的中草药、助消化药等)进行对症治疗但是。最重要的还是应该调查清楚发病的原因,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预防措施,如适当限饲以降低生长速度,改善鸭舍环境等。

  因此,调查清楚可能发病的因素显得格外重要,只有掌握了原因,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。如是环境条件因素,就应改善鸭群管理及环境条件,加强通风换气或降低饲养密度,防止拥挤,保证鸭舍内有较充足的氧气流通。如是饲料因素,就应早期限饲,变换饲料,控制鸭的生长速度或适当降低饲料的能量。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。如日常饲养中,定期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 0.5g 维生素 C饲喂 ,对预防腹水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
四、鸭腹水症应该怎样预防

  (1)加强饲养管理。减少应激反应,调整饲养密度,在育雏料中,饲料的能量不要太高,含盐量不应超标,钙、磷比例要平衡,及时分群使鸭保持合理密度,一般取暖火炉应放在鸭舍的外边,以免炉子在燃烧时,消耗舍内大量氧气和±口大灰尘的排放。

  (2)改善饲养环境。育雏时在保温的前提下,要注意通风换气,在保证舍温的情况下,要尽量加大通风量,使舍内有充足的新鲜空气,减少舍内有害气体或灰尘,有充分的氧气供应,可减少慢性呼吸道疾病、大肠杆菌等肺部感染性疾病。在冬季可选在每天气温较高的中午,11时—13时,在喂食后半个小时,打开门窗、通风口。对自然通风的鸭舍,风不要直接吹的雏鸭身上,以防受凉发生感冒。

  (3)合理限制饲喂。由于此病发生日期越来越早,采用早期适量限饲可减少以后的腹水。在实际生产中,可在肉鸭饲养的3—5周时,即为21~35d,可减少10%的饲料,以后恢复正常喂料量,采食量增加,可弥补前期的亏重,不影响正常出栏。减料方式可使用晚间熄灯或定时空槽,由此可减少腹水征的发生。

  (4)抑制肠道中氨的水平。抑制肠道中氨的水平可减少腹水征的发生和死亡。在饲料中添加125g/kg脲酶制剂,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39.3%,其机理是肉鸭饲喂脲酶制剂,既抑制了小肠和大肠中的脲酶的活性,又降低了小肠和大肠内氨含量,从而降低门脉排血器官的黏膜组织周转率与耗氧量,这样就有较多的氧气供机体利用,可消除造成腹水征与死亡

  (5)严防各种中毒。禁止用发霉变质的原料和油脂加工肉仔鹅饲料,在饲养中不使用超过保质期和劣质的配合饲料。合理使用各种药物,严格掌握用药剂量,严禁使用量的磺胺类、激素类等易损伤肝脏、肾脏、肺脏及影响新陈代谢的药物。

原标题:鸭腹水症的症状鸭腹水症的治疗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相关文章
联昂母婴社区服务中心发布,养育照护板块引发关注!
爱齐科技推出齿玥源自隐适美,持续满足中国市场多元化需求
联手业内权威专家 达能纽迪希亚为食物过敏患儿家庭搭建科普桥梁
热门看点
健康知识
健康必读